• <tr id="qmwmq"><td id="qmwmq"></td></tr>
  • <strike id="qmwmq"></strike>
  • <strike id="qmwmq"></strike>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翠微峰頂
    王必勝
    2024年11月18日16:17  來源:中國僑聯

    作者簡介:王必勝,曾任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委員、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著有《鄧拓評傳》,散文隨筆集《夢中的風景》《雪泥鴻爪》《浮生札記》《閑筆雜說》《東鱗西爪集》《我寫故我在》等。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一千多年前,大詩人李白這句詩聯是在終南山中與朋友同游的路上,相攜及田家,美酒盡狂歌,飽享田園風光后寫下的。而今,我來到其名為翠微峰、遠在贛東南的一座山頭,晚秋時節,拾級而上,山巒起伏,層林盡染,一派翠微與金黃交映生輝的景觀處,遠眺山峰奇瑰,近觀蕭疏秋景下的翠微峰,不禁想起李詩仙的這一名句。

    蒼蒼翠微映古今。翠微山位于江西寧都縣,離縣城五六公里,可當小城休閑的一座生態后院。

    寧都是贛州面積最大的一個縣份,其名頭豈可了得,當年紅色革命最早的中央蘇區在這里。八十多年前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革命故事俯拾皆是,浴血烽火,紅旗獵獵,書寫了無數動人的詩篇,著名的寧都會議和寧都起義,曾是影響中國革命的重要事件。當年一、二、三次反“圍剿”的指揮中心和主戰場就在這里,氣派的“反圍剿紀念園”正在作最后的修繕與布置。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王稼祥……在這里浴血奮戰,留有遺址。

    所以,這里的山水回響著歷史的聲名。是啊,回望走過的路,翠微紅黃,雜然相偕。一片蒼茫,一簇錦繡,不禁感慨:落紅不是無情物。這紅色歲月、紅色文化,曾哺育和浸染了這方綠色的天地,為中國歷史書寫了可歌可泣的篇章。莽莽蒼蒼,云卷云舒,歷史大道,風云際會,這一切匯入過往,也匯入眼前的蒼翠之中。

    寧都屬丘陵地貌,其山系為羅霄、武夷一脈。翠微山景區與周邊的錦繡峰,連成了九山十八峰,成為國家地質公園,素有縱橫前后皆是景之說。來到翠微主峰下,你會在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的清幽中,在山石奇瑰、古樹參天的氣勢中,想象著眼前諸多形貌惟肖的山石與峰嶺的有關故事,當然,你會感嘆這大自然鬼斧神工,你會被這金精山、青龍巖、龜嶺垴、錦繡谷、凌霄臺等丹霞地貌的奇特景觀折服,主峰下的金精洞深邃幽長,曾是道家的一個“福”地,而五十年代一部反映新中國成立前山地剿匪戰的電影《翠岡紅旗》,就是在山中拍攝的,為當地人津津樂道的一大記憶。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方山區,風景獨具,幽靜森然,有了人文歷史的映襯,為世人矚目。自五代以來文事興盛,就有“文鄉詩國”的美譽傳誦。贛鄱文人湯顯祖、文天祥等曾踏訪其間,留有詩章。然而,后來清初那批學子一場“占山為學”的故事,讓這方山水有了奇妙的風采風骨。

    有清一代,文人學士精神稟賦獨卓,著名的文學家輩出,近代以來的經濟發展之故,而文化的重點向江浙一帶集聚。文藝家們的創造不勝枚舉。在清初散文界有寧都籍的魏禧與汪琬、侯方域,并稱為清初三杰,就是這個魏禧,邀集了九位志同道合的鄉黨,在翠微峰上,掀起了不大不小的動靜。這就是著名的“易堂九子”的故事。

    翠微峰高約百十米,平地突起,獨峰巍峨,只有東南側壁立而上的一條路可達頂端。從遠處看,如一高聳的筆尖,獨秀于天。三百多年前,清統治南侵,社會亂象,這塊山地上的文人學子性情倔強,不仕清廷,不合俗流,以魏禧為首,計有其胞兄弟魏祥、魏禮以及李騰蛟、邱維屏、曾燦、彭任和南昌的彭士望、林時益眾人,其中多有狷介之士,不見容于時俗,其文章或言論,或譏諷時世,或抒寫胸中塊壘,因志同道合,在魏氏三兄弟的率領下,九位士子登上翠微峰頂,閑居荒野,研習易經,讀史傳道,開辦學堂,為名重一時的易堂九子。

    想象著那樣一個時辰,寒風凋零了這塊翠綠的山巒,而在高天曠野、一柱峰巔之上,有瑯瑯書聲飄散在大化八荒,何等的瀟灑清脫。他們沉醉于清風明月,布衣黃卷,聽山風松濤,辨析時事,臧否人物。“九子們”多詩文高手,他們研究歷史,酷愛《易經》,于是取山名為“易堂”。其帶頭者魏禧,博學強記,個性倔直,一生研習史學,留下了《左傳經世》10卷、《魏叔子文集》22卷、《魏叔子詩集》8卷,而一篇《大鐵椎傳》曾入選當代語文教材,影響較大。另一位李騰蛟年齡最長,文名甚重,曾是明末廩生,著有《半廬詩文集》《易堂三處士稿》。其名列入《清史稿·文苑傳》。

    幸而在這峰頂上有一塊籃球場大小的平地,石壁滲有清泉細流,天地仁義,自然造化,有了地又有了水,對這些潛心于學的書生們,少了生活之虞,可以阻隔世俗的侵擾。他們開荒而食,結廬而居,招募學子,一時間,應者逾百人。史學經書是九子們的同好,唯以《易經》當作習文行事的圭臬。興館講學,闡述史學,從易經儒學中辨析時事,闡發人生,一時間,易堂學風漸成氣候。飲朝露而餐風雨,孜孜于經史研習,高標孤傲的士子風骨,繼承了書院學堂授人施教的風格,而又以獨特的地形之勢,把學問做到了天地之間。不合俗流的俠義之風,興學傳業的豪放之氣,這“易堂九子”的聲名,為天下志士仁者的尊崇,也成為寧都史上一張獨特名片。

    向晚時分,準備攀登而上,從逼仄的僅一個側身上的石梯上向上,不過十多步,說是大門已關,被勸返。暮色中遠眺,山風呼呼,暮靄重重,巍峨直立的翠微峰,恰似一個碩大的紀念碑,不著一字,盡顯風骨。從一份資料上看到,易堂主人們胼手胝足,建造了頗具規模的易堂、勺庭、吾廬,十數間房舍的學堂遺址,依稀可辨,而今,斯人已去,物非人散,易堂九子的遺風,他們創設的學問之道,留下佳話,為人稱頌傳揚。

    下山時,不時回望那高入云天的峰巒,落葉蕭蕭,山道崎嶇,回味那奇特沉重的“九子”故事,一行人無言,沒能登上“易堂”,親炙風采,將是多么的遺憾啊。

    (責編:皮博、張雯)
    X
     
    中文字幕动漫精品专区| 国产一区麻豆剧传媒果冻精品 | 久久久久99这里有精品10|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美女网站| 午夜精品成年片色多多|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免费看国产精品3a黄的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国产 精品 自在 线|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古代 | 成人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