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荔灣區第九屆僑胞季(系列)活動及閉幕式在粵劇藝術博物館盛大舉行。本次活動以“桑梓情深 英才薈萃 逐夢未來”為主題,由廣東僑青聯、廣州市僑聯指導,荔灣區僑聯精心策劃主辦,聯合暨南大學及荔灣區委宣傳部、區委統戰部、區人力社保局、區文廣旅體局,通過文化游園、主題宣講、項目簽約等一系列活動,全景式展現荔灣千年僑鄉底蘊與新時代僑界擔當。海外僑領、僑商代表及各界嘉賓 200 余人共赴這場融合文化傳承、經貿合作與民生服務的僑界盛會。當天上午,就在同一會場,廣州市荔灣區第十一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
文化游園浸潤西關熱土
中午,“情暖僑心 高山流水覓知音”文化游園活動率先啟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百年僑史主題展,呈現荔灣僑界先賢投身民族復興的壯闊歷程;非遺體驗區中,一件件精妙絕倫的廣彩、廣繡藝術品熠熠生輝;智能棋盤前,少年棋手挑戰AI機械臂,在方寸棋盤間展開智慧交鋒。在“高山流水覓知音”的西關民樂悠揚旋律中,信念機器人主持多國精品咖啡品鑒會,與嘉賓一道以咖啡為載體,細味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點茶技藝傳承人黃建紅老師則現場演繹宋代點茶技藝,以茶筅擊拂出雪沫乳花,帶大家感受宋人藏在茶道里的風雅浪漫。據不完全統計,游園活動共接待體驗者超400人次。
非遺大秀點燃暖場序幕
閉幕式在震撼的非遺視覺盛宴中拉開帷幕。中國服裝設計“金頂獎”得主李小燕及團隊攜《西關印記》時裝秀登場,將荔灣傳統非遺技藝、西關服飾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完美融合呈現在大家眼前;來自香港比諾中英文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以稚嫩的童聲獻唱,展現當代“南國小紅豆”的風采和傳承。
(圖:《西關印記》時裝秀)
文化展演激活紅色僑史
活動現場,《歸舟載夢桑梓情》的光影畫卷徐徐展開。這部專門為廣州市荔灣區第十一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制作的宣傳片,以時空為軸,循著“歷史溯源—精神傳承—當代實踐—新僑創新”的敘事脈絡,鏡頭從十三行商船的帆影切入,沿著華僑先輩開拓世界的足跡,回溯近代工業崛起的鏗鏘步伐,再聚焦當代僑聯搭建的連心橋梁,最終定格于新僑創新創業的時代剪影,將華僑精神從個體的桑梓情懷,淬煉升華為對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主動擔當。
在潑墨儀式上,西關永慶坊僑鄉商貿歷史文化長卷《西關僑跡圖》正式亮相。該長卷是荔灣區僑聯為落實《做強荔灣僑胞節》特色僑品牌活動的人大建議和《搭好僑界平臺 講好荔灣故事——發揮西關永慶坊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作用》的政協提案,深入挖掘區史僑史,經過兩個月的策劃,以大會舉辦地——西關永慶坊連片為背景,用筆墨繪就荔灣西關古今繁華,將西來初地、錦綸會館、八和會館、永慶坊騎樓街、泮溪酒家、海山仙館等古今名勝、人文薈萃躍然紙上,串點成線,連線成面,重現了西關都市僑鄉商脈、文脈、僑脈。英國僑領薛先生盛贊:“這就是一幅荔灣僑界的清明上河圖”。
(圖:《西關僑跡圖》潑墨儀式)
暨南大學龍楊志副教授為本次僑胞季活動專題創作組詩《西關百年僑史敘事》,以“西關”為地理坐標,巧妙融入銅錢、中藥、船票、貓等意象,串聯起百年間華僑在商貿、醫療、移民及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僑史敘事?;顒蝇F場,四位暨大學子深情誦讀,將詩中僑史娓娓道來。廣東省僑聯《華夏》雜志獨家策劃“荔泮芳華 僑連五洲”專刊,聚焦荔灣獨特的都市僑鄉文化,為本次僑胞季活動增添更多亮色,讓僑鄉魅力得到生動展現。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七一”建黨節到來之際,“紀念陳嘉庚誕辰150周年宣講活動”獲獎選手、中南地區僑聯秘書長鐘靜芳現場展演講述何香凝波瀾壯闊的愛國故事。為了挖掘、培養僑鄉文化傳播人才,建立常態化志愿講解服務體系,荔灣區僑聯于6月18日舉辦“西關永慶坊僑心志愿者文化導覽員”招募評選活動決賽,吸引了眾多高校學子、文化愛好者、僑界群眾參加。獲得第一名的暨南大學新生羅婧旖同學來到現場展演,用聲音傳遞僑心、用行動踐行使命,共同講好荔灣故事、中國故事。
(圖:“西關永慶坊僑心志愿者文化導覽員”羅婧旖講述荔灣的故事)
政企對接構筑發展矩陣
投資環境推介環節,荔灣區協作辦以“三大平臺”為核心宣傳推介荔灣區的區位優勢、產業規劃及投資機遇,聚力招商引資,立足荔灣資源優勢,吸引優質企業和高端人才進駐。隨后的圓桌分享會上,廣東僑青聯副主席兼秘書長、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葉志海副教授,荔灣區高層次人才聯誼會會長夏志祥先生、海外僑商代表王雪女士、歸國華僑代表容一思先生與暨南大學創業學院學生代表梁浩思同學展開主題演講,從不同維度分享他們的見解和洞察,給新僑人才創新創業以更多的啟發和靈感。
(圖:“扎根荔灣 筑夢未來”圓桌分享會)
活動現場舉行了多項引智引資項目簽約和友好共建儀式,在荔灣區僑聯見證下,多家僑企簽訂意向投資或者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項目落地;荔灣區僑聯攜手荔灣區委人才辦、暨南大學創業學院、創金公司共建“荔灣區大學生新僑人才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探索大學生新僑人才創新創業扶持新模式;荔灣區僑聯分別與暨南大學僑聯、暨南大學英國校友會,以及廣州一中教育集團僑聯、廣州一中海外校友會簽訂友好合作協議,積極探索“地方僑聯+高校僑聯+海外校友會”“地方僑聯+教育集團僑聯+海外校友會”共建新模式,延伸了僑聯工作手臂。
(圖:荔灣區僑聯引智引資項目簽約儀式)
(圖:暨南大學與荔灣區委人才辦、區僑聯在荔灣區海龍圍科創園創金中心共建“荔灣區大學生新僑人才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在7月1日,還安排了“僑聚灣區 同心逐夢”合作發展座談會于海龍圍科創園創金中心,邀請海內外僑領僑商、新僑創新創業人才、大學生,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生態環保等領域,對荔灣區重點項目考察、走訪,共商發展良機。
僑胞季點燃激情全運
2025年第十五屆全運會在廣州市舉辦,這是廣州的大事喜事。為了響應國家全民健身的號召,自2月以來,荔灣區僑聯組織了以“我要上全運”為主題的第九屆僑胞季系列體育文化活動,激發僑界朋友的體育鍛煉熱情,展現僑界人士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為即將到來的全運預熱:僑界迎全運圍棋象棋名人邀請賽中,僑界棋手與專業選手對弈,展現“以棋會友”的文化自信,營造“我要上全運”全民參與健身的熱烈氛圍;“僑見美荔,荔迎全運”2025年廣州市跆拳道·空手道公開邀請賽,以剛勁有力的招式、敏捷的反應和出色的防守技巧,充分展示了競技體育的獨特魅力;在3個月的時間里“僑跑荔灣”線上馬拉松吸引全球500名僑胞參與,來自嶺南地區僑聯的劉敏星以2004公里奪得里程第一,以堅持參與詮釋體育精神,為全運吶喊助威。
以僑助僑彰顯僑界擔當
為扎實推進民生微實事項目,精準對接民生需求,落實“百千萬工程”,荔灣區僑聯發出僑助“百千萬工程”助力民生微實事倡議。荔灣區僑聯榮譽主席、愛心僑領美國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梁冠軍先生和美國潮商總會主席林輝勇先生積極響應,向荔灣區僑聯捐款共計15萬元用于民生微實事服務項目落地,譜寫民生幸福答卷,展現愛國僑胞積極投身僑助“百千萬工程”實踐的責任和擔當。荔灣區僑聯也向2位僑領回贈捐贈證書,向他們的善舉表示敬意和真誠謝意。
(圖:兩位愛心僑領分別向荔灣“百千萬工程”民生微實事項目捐款共15萬元)
筑巢引鳳“歸家”展宏圖
荔灣區委領導在歡迎辭中深情回顧荔灣與僑難以割舍的情緣,強調僑界優秀人才始終是助力荔灣發展的重要引擎,并誠摯地向海內外僑胞發出三重邀約:做創新創業的“弄潮兒”,讓白鵝潭商務區、荔灣文商旅活力區、海龍圍科創區荔灣“三大平臺”成為僑界精英的“逐夢主場”;做文化傳播的“踐行者”,把粵劇、廣彩、香云紗等非遺文化通過“僑”的路徑帶到世界;做公益事業的“傳承者”,在捐資助學、助力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中傳遞人間大愛。
廣州市僑聯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林瑞琪則盛贊荔灣僑聯“三個首個”:全國首個創新“為僑服務?一呼必應”數字化系統實現涉僑事項線上“一鍵辦理”、全國首個以片區為范圍申報成功的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西關永慶坊、全國首個引入“法院+司法+僑聯”共同參與的涉僑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并對荔灣區僑聯榮獲“2023-2024年全國僑聯系統基層組織典型選樹單位”稱號表示祝賀。
活動現場,荔灣區僑聯還向波蘭粵商會、中美非遺文化交流協會等十余家海外友好僑社團授牌,推進“荔灣海外僑胞之家”建設,為荔灣海外游子打造兼具文化尋根與情感聯結功能的“鄉愁驛站”,在居住國也能感受“僑胞之家”的溫暖。
(圖:荔灣區僑聯向海外友好僑社團授予“荔灣海外僑胞之家”牌匾)
(圖:專程回鄉參會的海外及港澳嘉賓為荔灣點贊)
活動在荔灣僑聯會歌《歸家》的合唱中落幕。該會歌引用了粵曲的唱腔作為引子,打破了傳統粵語歌曲的形式,把粵曲恰到好處地融入流行歌曲中。
(圖:合唱荔灣僑聯會歌《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