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由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主辦的“越海歸鴻——美國歸僑藝術家寶松作品展”在僑博開幕。
本次展覽集中展示歸僑藝術家寶松自1993年赴美以來三十多年的藝術探索與創作成果,呈現其在中西美學融合方面的獨特表達,作品類型包含工筆重彩、彩墨、水墨、油畫等共計95幅。
寶松是旅美華僑藝術家中的杰出代表。他11歲師從北京畫家馬晉研習傳統繪畫,旅美三十年間獨創多種繪畫技法。他也從東北兵團畫報頭的文藝青年,成長為中美藝術對話的“文化橋梁”,他的藝術人生是華僑群體以中華民族意識守護文化根脈,積極吸收多元養分的生動寫照。他的作品中融合了東方韻味與西方現代藝術多風格流派,不僅是個人藝術才華的展現,更是文化交融的典范,體現出文化根脈如何在跨文化語境創作中煥發出的新生。
寶松長期活躍于中美藝術交流前沿,他的作品兼具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視覺張力與東方工筆重彩的細膩精神,既借鑒了立體、波普等現代藝術流派的繪畫表達方式,又延續著傳統書畫的筆墨精神。通過神話主題、壁畫語言與傳統元素的當代轉化,他的創作不僅形成了獨特的視覺語言,更具有鮮明的文化自覺性,這種跨文化的藝術探索,也展現了他作為華僑藝術家在多元語境下的藝術創新能力。
僑博策劃的“僑·蘊”系列文化藝術展旨在系統闡釋華僑華人藝術家群體跨地域文化實踐的獨特價值,向公眾呈現華僑華人在文明交流互鑒中的獨特貢獻。本次展覽是“僑·蘊”系列的重要篇章,藝術家個體實踐背后,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傳承的集體智慧,寶松作品中對傳統繪畫的當代轉化、創新表達,不僅構建了中西藝術對話的橋梁,更拓展了傳統文化表現的新維度。
開幕式上,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主持工作)寧一,河北省廣播電視局原黨組書記、局長王離湘,亞洲文化交流協會執行會長、文藝評論家、作家王謹,全軍新聞高評委、原人民武警報社特刊主編肖福恒大校致辭。
在開幕式上,寶松向僑博捐贈他在2002年創作的大寫意人物畫,寧一代表僑博接受捐贈并頒發證書。
為感謝亞洲文化交流協會對僑博事業的大力支持,寧一代表僑博向會長張志雄博士頒發致謝函。
展覽將持續到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