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有蟻光炎被害時血跡的旗袍。
印尼華僑雷德容手書《流亡日記》。
美國歌唱家保羅·羅伯遜演唱的《起來》唱片。
舊金山合作出版社出版的董必武著作《中國解放區實錄》。
一件血衣
一襲素雅旗袍,被斑駁暗沉的血跡浸透。這件靜靜陳列在展柜中的“血衣”,低聲訴說一段悲壯的往事——這是蟻光炎殉難之夜,妻子劉若英身上所穿之物。作為海外著名僑領中首位為祖國獻身的抗日英烈,蟻光炎在泰國率先帶領僑胞開展抵制日貨運動;帶頭捐獻卡車,發動華僑青年回國抗戰;通過保衛中國同盟、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向八路軍、新四軍捐款以及捐贈卡車、藥品。“我們都是中國人,救國人人有責!”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1939年11月21日夜,蟻光炎在曼谷耀華力路遭日偽暗殺。彌留之際,他用微弱的潮汕鄉音囑托家人:“我雖死,爾等免用痛心,中國必定勝利!”這件旗袍是海外華僑熱血抗戰的歷史見證。
一本日記
1947年9月15日,歸國途中的雷德容抱病寫下《流亡日記》,字里行間記錄著與親友依依惜別的深情,也描繪著她繼續投身革命事業的計劃。這位被譽為“奮戰在海外的抗日英雄”的印尼華僑,青年時期便投身于抗日救亡運動,奔走于北平的校園、醫院、工廠與鄉村,呼吁婦女積極參加抗日。1941年,她遠赴東南亞,籌組抗日婦女組織。1948年5月,雷德容在臨終前囑咐家人:“要對革命盡忠到底!”她的挽聯上寫著“香港青山埋玉骨,蘇東姊妹吊英魂”。這本《流亡日記》,是她赤誠與擔當的見證,也是海外華僑英勇抗戰精神的縮影。
一張唱片
這張唱片名為《起來》(Cheelai),由美國著名歌唱家保羅·羅伯遜于1941年在紐約錄制。封面以長城為背景,中間是笑容純真的中國兒童和身背手榴彈的士兵。1940年夏,愛國音樂家劉良模赴美宣傳抗戰,結識羅伯遜,教他演唱中國歌曲。羅伯遜在紐約體育館演唱《義勇軍進行曲》,感動數千名現場觀眾,這首曲目通過唱片與電臺傳遍美國,展示中國人民不可戰勝的精神。《起來》唱片收錄《義勇軍進行曲》《鳳陽花鼓》《大路歌》等7首中國歌曲,唱片銷售的全部收益被捐贈給保衛中國同盟,用于支持中國抗戰。這套唱片承載著海外友人對中國抗戰的支持與敬意,見證了音樂跨越國界的力量。
一部實錄
由董必武籌劃的《中國解放區實錄》是首部在海外發行、系統介紹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解放區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績與建設成就的著作。1945年4月,董必武隨團赴美,出席聯合國成立大會,并在華美協進會及紐約華僑聚會上發表演講,詳細介紹解放區經驗,回擊反共勢力。他與秘書在美國籌劃出版英文版《中國解放區實錄》,發行5000冊,向海外華僑、國際友人、記者及各國代表展示解放區真實情況,爭取國際理解與支持。這部著作承載著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時期的外交智慧,體現了傳播正義與民族信念的堅定努力。
(高喬、郭鈺恒采訪整理)